新書出版
新書出版

薄霧與黑雲―關於廖震平的風景繪畫

文︱陳寬育 「有些自然而生及依其自身組成在蒼穹這一部分的事物,它們被稱為氣,它們以各種方式形成而且被帶上高空,當它們消解時,它們不會停止改變樣貌……有時候我們看到它們快速地在高空凝聚成雲而且染汙了宇宙平靜的面容,以它們的運動輕撫著氣。」――盧克萊修(Lucretius),《論萬物的本質,第四卷》 這幅畫以高架道路為前景、三種不同層次的綠色系山嶺為中景,遠景在帶有雲霧隱約透著陽光的天空表現中,創造多階層的空間深度引領我遊歷。而稜線上的巨型電塔立於畫面的正中央,宛如標靶,從一開始就鎖定了我們對畫面中心的關注。同時,電塔紅白相間的條紋也呼應著畫面的構圖法則。這幅以山為名的系列作品〈山-5〉,是廖震平將前往花蓮的移動觀看記憶轉化為繪畫的視野;對我而言,作品的場景展現了屬於風景繪畫元素之對比,也就是「定著、堅固的」,以及「變動、不定的」兩種景物形態的對話。當風景繪畫做為對世界觀看之擷取與再現,那麼去再現所見之物的狀態,經常也伴隨著各種賦與精神性或文學性的抒情、激動與傷感等情懷,對於風景中不穩定與變動之物的處理,也許一直到了巴洛克對皺褶的拜物式迷戀,對於那些不穩定的事物才有了穩固的表現方式,而這一直都是風景繪畫的課題。其中,正是對於那些變動的和不穩定的存在形態之捕捉和表現,乃展現藝術家手藝和觀念的一大趣味與挑戰。

薄霧與黑雲―關於廖震平的風景繪畫
薄霧與黑雲―關於廖震平的風景繪畫